《新編經濟思想史》叢書第四次討論會議在我校召開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12-01-10瀏覽次數:60
|
2012年1月9日,《新編經濟思想史》叢書第四次討論會議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召開。該套叢書獲得2011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重點圖書資助,由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顧海良教授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申報出版。叢書共分為10卷,偉德體育官網院長鄒進文教授承擔第六卷《近代中國經濟思想的發展(1840-1949)》的撰寫工作、副院長陳銀娥教授承擔第三卷《從李嘉圖到邊際革命的經濟思想》的撰寫工作。

會議由顧海良教授主持。他指出,該叢書主要有三個特點是:第一,該叢書是古今中外的經濟思想集合,是一部中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的“通史”或“綜合史”。即該套叢書既是經濟史與經濟思想史的交匯,也是政治、哲學、數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的交匯;是西方經濟學說史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的交匯,也是中國經濟思想史與外國經濟思想史的交匯。第二,力求反映中國的話語權,即用中國經濟學的語言,來論述、評價經濟思想史的變遷,縱橫古今、東學西鑒。第三,該叢書是一套研究型的經濟思想史。該叢書試圖突破以往大多數就經濟思想演變的單一線索,以主流經濟思想的產生、發展和演變的過程為主線,重點研究17世紀40年代以來中外經濟學的進展及經濟學人思潮的變遷,著力體現中國經濟思想的價值和地位;同時,挖掘一些在歷史上比較重要、國際上備受關注而國人關注不多的經濟思想和經濟理論,力求比較清楚地反映經濟思想的脈絡,體現經濟思想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性;力求反映主編及作者的教學成果、科研成果及各項理論創新成果,并進行整合,試圖在理論、方法、體系等方面進行創新。

本次會議主要討論第六卷(鄒進文教授負責)和第十卷(上海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趙曉雷教授負責)的撰寫細則問題。與會人員包括顧海良教授、趙曉雷教授、武漢大學嚴清華教授、顏鵬飛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鄒進文教授、陳銀娥教授、蘇少之教授、瞿商教授、朱華雄副教授、鄭道文副教授、袁鋮副教授、王玲副教授、張連輝博士、宋麗智博士和偉德體育官網部分研究生等。經濟科學出版社總編輯呂萍女士及其同事特邀出席會議,就叢書出版事宜與眾位教授做進一步溝通。鄒進文教授和趙曉雷教授陳述叢書第六卷和第十卷的寫作思路和提綱之后,參會成員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和辯爭,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并且基本達成共識。討論的焦點問題是如何做到與叢書其他八卷統一體例、統一框架和統一方法,如何與相鄰卷冊轉承連接,如何正確對待分期問題,如何做到主線分明,如何處理革命根據地經濟建設政策思想和港澳臺特別是臺灣的經濟思想,如何解決文獻資料的搜集取舍問題等等。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長嚴清華教授對于《新編經濟思想史》叢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這套叢書是古今中外的時空集合,必將成為三史聯合的鴻篇巨制、流世之作。
(報道人:宋麗智) |
|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