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經濟”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經濟發展模式,它具有“小而全”“廣而深”的特點,展現特有潛力的同時也存在發展的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迪慶知行者隊于今年七月深入云南省迪慶州,通過實地調研和開展座談的形式,與共青團香格里拉市委和迪慶州當地居民進行交流。
7月4日一早,小隊到達香格里拉。 本隊首先與民宿藏族家庭溝通交流。從入住情況看,民宿有著較為廣闊的市場。藏族家庭居所較大,大致能夠提供7個標間,且衛生情狀良好、洗浴設備齊全、食品具有民族特色。關于家庭土地問題,通過交流得知,香格里拉雖然地廣人稀,但由于氣候和地址的原因,許多作物不能在本地進行生產,需從外地引入,這導致生活成本與收入存在不匹配情況,于是大部分居民選擇去市區打雜工以獲得相應收入。
本隊通過與當地藏族居民交談了解到,香格里拉市地域十分遼闊,每家土地大都能夠自給自足,多種植青稞、小麥、油菜等作物,部分出售給不進行相關種植的農戶,空閑的土地則出租給外來企業商戶進行種植。除此之外,居民也利用本地多草地的優點,進行庭畜牧業活動,主要對象為牦牛、家豬、錦西雞等;同時存在相關加工業,即家庭生產畜牧業相應的副產品,主要有奶酪、牛肉制品等。
7月5日上午,本隊在香格里拉市政府行政中心與共青團香格里拉市委召開座談會。楊靖書記指出:“必須要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迪慶州是滇川藏三省交界的地方,生態地位重要。保護好環境是迪慶州的重要任務,因此迪慶州提出了“生態立州”的相應口號。
楊靖書記詳細介紹了香格里拉市庭院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相關政策措施等,幫助學院實踐隊加深了對當地庭院經濟的認識。其中,楊靖書記提到,香格里拉存在自然優勢和文化優勢,風景獨特,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香格里拉政府大力推動基于本地特色的旅游業發展,并將其與庭院經濟融合發展,在促進香格里拉經濟增長的同時提高居民收入、增強居民的幸福感,響應國家共同富裕的號召。在談到相關政策措施時,吳軍副書記表示,隨著數字經濟的興起,政府通過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庭院經濟發展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7月5日下午,學院實踐隊走進建塘鎮金龍社區。社區黨總支書記湯福英首先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社區的黨員情況、基層治理工作開展等,隨后帶領大家參觀民族團結展廳和古城非遺體驗中心。湯福英總書記表示,金龍社區充分利用獨克宗文化古鎮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以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金龍社區重視文化傳承發展的規劃下,月光古鎮展現出濃厚且獨特的文化氣息。湯福英總書記提到,社區積極開展“建塘鍋莊”等民族文化傳習活動,推動民族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目前,在茶余飯后,群眾會自發齊聚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圍在一起跳藏族“鍋莊”、納西族“阿卡巴拉”、傈僳族“阿尺木刮”等傳統歌舞。
通過實地調研,學院實踐隊了解到金龍社區獨特的文化底蘊,以及基于文化發展的特殊的庭院經濟形式,即部分居民將房屋出租獲得租金,部分居民利用自家房屋進行商業活動,加深了實踐隊對庭院經濟的認識。
黨的二十大指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本次實踐堅持和貫徹黨的精神領導,深入基層、走進人民,探尋迪慶州庭院經濟的發展條件,通過橫向和縱向對比,進一步了解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阻礙。未來,本隊成員也將充分發揮新時代青年的作用,挺膺擔當,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浪濤中奮勇前進!